早在1874年,Bottchen报告,人的胃粘膜内有一种螺旋状的微生物。1983年,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报告,慢性胃炎病人的胃粘膜培养后,生长有大量弯曲菌样微生物,由于此菌与胃幽门部炎症有密切关系,故曾称之为幽门弯曲菌。1989年,澳大利亚学者Goodwin根据在电镜下的观察,此菌为螺旋状,故又改名为幽门螺杆菌(HP)。
HP属微需氧菌,富含尿激酶,也含有氧化酶、过氧化酶、DNA酶、酸性磷酸酶、亮氨酰胺肽酶、谷氨酰胺肽酶等,革兰氏染色阴性反应。该菌借助鞭毛而游动,幽门螺杆菌有与所有细菌相似的蛋白质外壳和提酸剂。
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通过胃镜检查获得的胃活组织标本来诊断。这样的标本可进行微生物培养、染色,以检查其具有形态学特征的菌体的存在。
部份图片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