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性胃炎如何分类?
急性胃炎是指胃粘膜急性炎症病变,本病病程短,发病急,病变可逆性大,有自限性。
引起急性胃炎的原因很多,有化学原因、物理原因、微生物原因和毒素原因等。1982年,国内胃炎会议上将急性胃炎分为:急性单纯性胃炎、糜烂性胃炎、腐蚀性胃炎和化脓性胃炎四种,以前两种为多见。
慢性胃炎的传统分类方法有哪些?
自发现慢性胃炎以来,国内外对分类存在很大差异,所以在命名上很不统一。依不同的诊断依据有慢性浅表性胃炎、慢性糜烂性胃炎、慢性浅表性胃炎伴急性炎症反应、慢性萎缩性胃炎、慢性肥厚性胃炎、慢性胆汁返流性胃炎、慢性疣状胃炎、药物性胃炎、酒精性胃炎等等。在胃镜问世以前,胃炎的主要诊断依据是依靠临床症状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。随着纤维胃镜的临床应用,特别是经胃镜对胃粘膜的活组织检查,对越来越多的胃炎有了较明确的认识。传统的胃炎分类有以下几种。
1、Schindler分类法(1940年):把慢性胃炎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大类。
2、Whitehead分类法(1972年):把慢性胃炎按粘膜型、病变程度、有无化生予以分类。
3、Bockus分类法:此法是在Whitehead分类法的基础上,指出胃炎病变部位,并细分胃粘膜病理组织变化。
4、Strickland分类法:这仅是萎缩性胃炎的一种分类方法。主要依据血清免疫学检查与胃内病变的分布,将萎缩性胃炎分为A型与B型。A型胃炎,血清壁细胞抗体阳性,病变在胃体弥漫分布,常合并恶性贫血。B型胃炎,血清壁细胞抗体多阴性,病变多在胃窦部,呈灶状或片状分布,易并发胃癌,不伴发恶性贫血。在我国以B型萎缩性胃炎多见,A型的少见。
5、1982年,国内胃炎会议上根据国内外经验,将慢性胃炎分为浅表性和萎缩性两大类。而在浅表性胃炎的命名上,又常常使用病理、部位、形态等含义的词,如“慢性疣状胃炎”、“慢性出血性胃炎”、“慢性糜烂性胃炎”、“慢性胆汁返流性胃炎”等等。
部份图片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